Posts Tagged ‘乱炖’

不得不佩服把客户当爹的人

《中国经营报》办了个《商学院》杂志,经常附赠一些书摘小册子。无事闲翻,看到一个国际级广告公司的人讲他的生意经。

他的观点就是,要对客户无限好。他举了个例子,一次在飞机上,遇到一个老客户。客户在看书,问他有没有黄颜色的笔,划线用。

他没带,就找来空姐,空姐忙活半天,终于想出一个办法。飞机上有哄孩子用的玩具包,里面果然有一套颜色笔。

前后花了7分钟时间,搞定了。这位仁兄洋洋得意地说,若干年后,当客户面对他的时候,依然会记得那个飞机上画黄笔的遥远的下午。

我想,如果不是他客户,而是他爸爸要黄笔,不知道他肯不肯这么卖力。

把客户当爹的人,不得不让人佩服。不过话说回来,殷勤的人若是狠起来,也是够可怕的。

Posted on 10月 25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同事yezi

奇怪,在BlogLine上可以看到yezi如下的文字,到了她Blog上,居然看不到。

所以把她这段话节录如下。
yezi说--

在红心老大的BLOG上看到他发了这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里居然是……诶,那时候我还读大四,在报社做编辑,创刊的时候负责接待小作家蒋方舟和FLASH作者老蒋。那是我们的开始,很激情。

如果要我回顾,我不想。今天集团领导找谈话的时候,我说“请集团领导和传媒介的老师把《E时代周报》当成一个案例来分析,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的例子。”

领导问我有什么梦想爱好的,我说“开一家客栈,但还没有开始做。”……

原本说报纸可以持续到年底,现在是可能没两期好做了。也许下周做完我们就结束一切了。……

也许很快,杭州街头就多出一个游荡的人了。她是自由的,也是迷惘的,她会拿着相机,去做一件自己想了很久也没有开始做的事情。在找到下一个工作之前,我一定要把握时机,把那件事情给干了!

生活,我爱你。

yezi的职业生涯开始于e时代周报。我们报社有个传统,只要桌子和电脑有空闲,对实习生一律来者不拒。与无情剥削实习生的报社不同,我们规定,只要稿子上版,就按正式记者的标准发稿费。我跟老彭曾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阿贾克斯模式”(阿贾克斯的球员都是从青年军开始培养,养成球星,或用或卖,皆成大腕。)


yezi大四基本上是在我们报社度过的,她参与了报纸的创刊,与我们一起成长。毕业那年,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正式记者。yezi敏而好学,热情阳光,坦诚直率。她有一颗可贵的好奇心,还有一切资本家都喜欢的品质--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e时代周报上,她编辑的“泡网”版,最早或较早地报道了Blog,Wiki,WikiPedia,SNS,RSS,Flickr……我们对技术有着如下共识,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有生命的,它代表了一种突出重围、挣脱桎梏的精神。

yezi还做过美食、旅游的编辑,无论做什么,她都是那么认真和投入。今年,她谈下了与《中国国家地理》的合作,使我们成为“选美中国”浙江唯一的合作伙伴。她为报社组织过很多活动,谈下过很多合作,就在去年,还拉来数十万元得现金广告。

她从2002年就开始写blog,但像所有早期的Blogger一样,不得不在网上颠沛流离。先是在blogspot,后托管在朋友的网站(BizBeez和eQiao),再后来,到了UUzone。正像她的英文名字asmile一样,无论发生什么,她总是一笑而过。

因为她善良真诚、内心火热,很多人都愿意跟她交朋友,连上海2.0的IT人也不例外。

套用一句《诗篇》中的话,她像一棵树,立在溪水边,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苦干。

但她这些优秀的品质,未必能入得了食肉者的法眼。丛林有丛林的法则,非主即仆,顺昌逆亡,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只要两人看对眼,疤瘌眼子放光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震荡,我不知道她最终会往何处去。

不过我一点都不为她担心,她无论做什么,都会是一个比孙悟空还要出色得好员工。真心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顶尖的记者,优秀的导演(这是她的专业诶),或者当上西湖边新龙门客栈的老板娘。无论她做什么,我都相信,她会笑到最后。

人不但要适应这个世界,还要改变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曾结束,梦想还在延续,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最后,我也想大声地说--我爱你,生活!

Posted on 10月 20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数来宝歌曲:《让天津亮起来》

数来宝歌曲--《让天津亮起来》
在反波网站上,听到这首歌,把我乐得半夜笑出声来,嘘^^^^^

据说这首歌的演唱者是王宝和小孟。
到这里收听吧(MP3下载)

《让天津亮起来》

让天津亮起来呀(哦?)我们的速度快
五百瓦的大灯泡儿装上了阳台(嘿!)
稳定了灯泡厂啊,救活了窗帘厂
一举三得的好办法儿,谁能想出来(诶!)
谁能想出来。
让道路宽起来呀(豁亮!)
使劲把大桥拆(齐活!)
宽敞明亮的迎宾道儿,喜迎外宾来(呵!)

外宾要没来呀(等会儿)
出租别瞎开(躲躲躲躲!)
压坏了上好的柏油路
没法儿跟外宾交待(哎!)
没法儿跟外宾交待。

让天津富起来呀(好啊!)
百姓乐开怀(美!),
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政府有优待,

建设要资金呐
又周转不过来(没事儿!)
年底欠你的退休金怎么也给几百(哎!)
怎么也给几百。

我们搞平改呀(对对对!)
楼房一块儿拆(别就乎!)
三千一平的顶房价儿
两天就涨好几百(啊?)

买房不用愁啊,到银行把款贷
大不了多还它几十年你不怕没地儿呆
耶?不怕没地儿呆呀

要跟上时代呀(哦?)
地铁修的快(利索!)
不到三年它小白楼儿
它修到了南门外(太快了!)

夜里它隆隆响啊,
白天土飞扬(戴口罩),
不怕堵车的时间长啊我们能忍耐,
哎,我们能忍耐。

(都说天津美啊,我真有体会,
明亮的街道处处是夜总会。洗浴加上来呀
也叫真实惠,
****的好机会给了我们外来妹,外来妹。)

我们迎奥运呐(上!),
设施要现代(哎!),
刚刚埋好的天然气儿,
也得挖出来(何不上来呀,烧的!)

股票要出台啊,
福利加足彩(买!)
过去放的那个满天花
其实套牢的那笔钱财
就是套牢的那笔钱财。

天津文明起来呀(对呀!)
素质要高抬(哦?)
出租司机是关键
那模样儿得让人爱(奏折!)

先学普通话呀(您上哪儿?)
全力打拒载(敢!)
四百多一个的刹车灯
你妈借钱也得买,哎
借钱也得买呀!

那我们修津河呀(漂亮!)
臭水变清澈(没治了!)
有的那青年搞对象,不怕它蚊子多

卫生要维持呀,吐痰要克制(治!)
五讲四美的好市民,过河堵鼻子
耶?过河堵鼻子

那国际大都市呀(大!)
在广场放鸽子(放多少?)
撒出去一万只和平鸽飞回来二百多(不少了)

嫩绿的大草坪啊(嫩!)
精神与物质(好吃!)
确实丰富了老百姓手里的菜篮子
耶?手里的菜篮子

过去的和平路啊(或!)
那金街放异彩(哟!)
十字路口儿的大铜钱
财源滚滚来(大发了!)

溜完了滨江道啊
都来踩一踩
挥泪跳楼的大甩卖我恭喜你发财
哎,我恭喜你发财啊

天津啊天津,我可爱的家乡
你楼房上的灯泡儿,有我的梦想
啊天津啊天津,我可爱的家乡
你阳台上的灯管儿,有我的希望
啊天津啊天津,我可爱的家乡
你楼房上的灯泡儿,有我的梦想
啊天津啊天津,我可爱的家乡
你阳台上的灯管儿,有我的希望

Posted on 10月 13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为3岁的她送行

“如果你还有眼泪,现在就准备流出来吧!”莎士比亚《裘力斯.恺撒》中这句台词,我已经记在心里很久。没想到最终会这样应验……

2002年,暮春三月,北京沙尘暴突袭之前,飞机驾着我来到西子湖畔。我和激情满怀的同事们,一起创办了这份报纸。在我们心目中,这将是一份新锐、鲜活、性感的周报。我们的口号--不为面包为蔷薇!MAKE LOVE NOT WAR!

犹记得,当年5月份,我们做出第一期试刊,大家激动得彻夜难眠。大家高唱:200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群青年在西湖边画了一个圆,硬生生编出一份报纸,28个版只卖1.5元……

2002年10月17日,报纸正式创刊。庆贺酒会上,请来了老蒋、马龙、蒋方舟、尚爱兰……小方舟的题词是:祝你们报纸早日红杏出墙!

我们真的出墙了!河南开封六网友被杀案,我们的记者曹、卢深入实地调查,克服种种危险,写出了最接近于真相的报道。同年西湖论剑,又是他们分赴京沪,用饱含热情的笔调,写下了一组专题--向不抱幻想永不绝望的人致敬!(现在想想,这帮新闻主角糟蹋了这个好标题。)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革命的前夜寒冷刺骨……”当年的内部晚会,堪比东方红时空。

转眼过了一年,我们在荆棘中前行,在黑夜中寻找方向。我们的理念是倡导一种网络时代崭新的大众文化,既然《读者》、《知音》代表了一种传统的大众心理速求,那么随着网络的普及,一种新文化、新道德、新生活方式也需要一个代言人。当仁不让地说,那就是我们!

2004年,是亦喜亦叹的一年。这一年有太多的变迁,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同事,相继离去,令人欣慰的是新生的血液也不断补充进来。这一年,我们找到了媒体赢利的第三条道路,通过几次成功的大型活动,我们已经踏过小媒体的生死线。

我们的辉煌,在“网络最经典”颁奖晚会中达到顶点。王小山、和菜头、老榕、老狼、两大网站的巨头,还有众多嘉宾一起来到浙江电视台大院,走上红地毯。

这苦海将干,彼岸不远!

同样是年终酒会,领导姗姗来迟,与我们推杯换盏。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们不傻,我们知道,岷山过后,并不是会师的终点,前面依然横亘着无数的雪山。

春节后,一些突然的变故,造成了报纸被动的局面,小媒体的核冬天,并没有把我们吓退。我们依然在奋战,超级女声来得正是时候,我们的超女记者图图,虎口拔牙,硬是抢到了许多令同行垂涎的独家新闻。报纸也因此创下了一小时零售6000份的新纪录。

一切似乎都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生来就没有枷锁,没有理由做谁的囚徒。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想象力正在夺权……

2005年10月8日,兴奋而疲惫的假期蒸发了所有的预感,秋风送来冬天的名片,上级通知,我们报纸明年要停办。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

2005年10月10日,推翻满清政府第94年,我们邀请杭州新兴的网站,一起成立了杭州2.0联盟。高朋满座,胜友云集,大家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是创业,对于新生代来说,创业就是夺权。

现在是10月12日,如果今天你走上街头,看到我们的报纸,你可以把它买回家,也可以只看它一眼。只是不要漠然地匆匆走过,因为那里面倾注了一群人青春的血汗。

还有泪水,当然。

If you have tears,prepare to shed them now!

如果你还有眼泪,现在就准备流出来吧!

Posted on 10月 12th, 2005 by 王佩  |  2 Comments »

国庆漫游期间看到的零星标语

在杭州-北京的列车上,凌晨起来,熹微的晨光中,晃过一个小镇,一座建筑上写着:“电的光明,水的柔情”。想必是自来水站+变电站,颇有诗意。

在北京,晚上跟老蒋、笑意一起散步至平安大街,看到铁门上写着:“随时出入 严禁停车”,妙在“随时”两字上,颇有些王爷府邸的霸气,我们在门口故意站了5分钟,也没见什么人出入,绝对是唬人的。

从北京回山东,在河北境内,有个很大的加油站,名字叫“联大总部”,而且做得彩旗招展,只是没看见安南出来。

最有意思的是路边饭店,有一个“黑M快餐”,我K,就这名字,谁敢进去呀。

在俺们山东境内,收费站附近的院墙上写着:“贷款修路,收费还贷,逃费行为是可耻的!”谁可耻啊,您老贷款修了几公里路不假,可费都收了快十年了,还没收够?

家乡商厦门口,停着一辆货车,上面写着一行广告:“埝好货好服务好,北方家具离把啦!”这个吗,是俺老家方言,需要翻译一下。埝--地方;离把--特别好,特别棒。乡土乡音,亲切可人,偶喜欢!

Posted on 10月 12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告别王崴:一个关于生与爱与死的故事

如果天堂没有互联网,请给他一台DVD

告别王崴:一个关于生与爱与死的故事

他非大腕,也非明星,但他的意外早逝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深切怀念。

许多未曾谋面的人为他扼腕浩叹,许多一面之交的人为他彻夜难眠,许多生前好友为他热泪涟涟。

他的博客永远停留在2005年9月22日这一天,《第一财经日报》刊登着他最后一篇电影专栏。

他本名叫王晓春,而更多人熟知的却是他的网名――王崴(wei阴平)。网络作家、影评人、忠诚的朋友、完美的丈夫……所有这些赞美之辞都无法勾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王崴。我只有依据模糊的记忆以及众网友清晰的描述,尽力还原他短暂而美好的一生。

王崴这样走了

2005年9月22日晚,王崴骑车途中发生车祸,造成脑部多处挫伤,被辗转送到北京天坛医院抢救。消息传到王崴经常活动的几个网站上,网友纷纷表达关切和祝愿,大家都深信:王崴福大命大,定无大碍,会尽早康复。来自大杂院和泡网论坛的网友,赶往医院探望守候。24日下午,大家焦急地在网上等候关于他的音讯。16点07分,一位网友在泡网发布了一篇很短的帖子――

天堂里没有互联网的话
请至少有一台DVD。
兄弟,一路走好。

大约40分钟以后,正式消息发布:“我们亲爱的朋友王崴,于2005年9月24日下午,由于脑外伤在北京天坛医院经医生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电影是他一生的梦想

王崴出生于1975年3月16日,1997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工作,此后曾被派往中国驻埃塞阿比亚大使馆。若不是因为他对电影的酷爱,大家相信,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工作者。

王崴对于电影的执着,决不亚于《天堂电影院》中那个痴迷的小男孩。他家中收藏的影片不下6000部,看过的片子更是难以计数,他凭借对电影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风趣快活的文笔,在报刊上留下了几百篇影评。他说:“电影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想听一个故事,想听你给我讲。风从窗口吹进来,窗帘飒飒地响,所有的影子在墙上摇曳,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生与爱与死的故事……”

为了追寻自己的电影梦想,他辞去外交部的工作,来到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在去世前两个多月,他加盟北京闪亮文化传播公司,为央视电影频道策划、制作一挡《世界电影之旅》节目。同时他还在创作电影剧本,计划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他离自己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很多人相信,只要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会成为中国最有希望的电影人……然而无情的命运阻止了他。

陆川:耳边依旧是他的呐喊

青年导演陆川当年跟王崴一起泡过新浪电影论坛,他回忆当年拍摄《寻枪》的期间,中途回京,王崴等人为他举行了接风宴。席间陆川喝了很多酒,想到拍电影的艰难,纵放悲声。此时,他听见一个人在耳边喊:“不管怎么样,你丫冲出去了,你丫继续!你丫必须继续!”陆川抬头一看,呐喊者竟是从来说话不大声的王崴。

陆川回忆说:“他十分简朴,十分节俭。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一年四季,不分寒暑,去哪里,都是一辆自行车。几乎没有看到他打过车。经常听到他说,自行车被人偷了;或者有时候,我们一起聚会到深夜,在寒夜的街头,他会请一个顺路的朋友说能不能把我带到什么地方,我的自行车放在那里了。”

他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王崴心地善良,古道热肠,他会跟你保持一点距离,但肯定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有一次,一位从没见过面的网友的电脑坏了,王崴骑着自行车,穿越半个北京城,上门提供维修。他乐于跟朋友分享他的收藏和见解。有一次,他辗转买到一套正版的国际动画DVD合集,他刻了一套送给一位初次相识的闪客。要知道,那时DVD光驱还很少,他是用DVD机通过模拟信号转刻成VCD的,其间的麻烦可想而知。

作为专栏作家的王崴在媒体圈里的口碑极好,他从不欠人稿子,别人却常欠他稿费。电影杂志的编辑最喜欢拉他“救火”,因为他几乎有求必应,出手极快,而且稿子从不兑水。

他们的爱情四处相传

王崴一生只恋爱过一次,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他的夫人蒋好书。很多见过这一对夫妇的人都莫名惊诧:世上居然还有这么相爱相依的人!

他们俩无论走到哪里都手牵着手;吃饭的时候,除非动筷子,两个人的手都是始终拉着的;王崴帖子里出现最多的名字是“老婆”;他是喜欢厨房的好丈夫,做得一手好菜,一进超市就直奔调味品专区。

在《飞一样的登记结婚》这篇帖子中,王崴以一贯的幽默笔调说两人登记的那一天。他们决定骑自行车去,王崴“从沙发上拿了个很软的垫子给她放在后车架上,然后骑上车出了胡同,她紧紧搂着我的腰,我感觉她的脸贴在我的背上。”

关于王崴从住院到去世期间,他的妻子蒋好书所遭遇的一切,我不想写了。因为即使把网友描述的话转述一遍,都会让人柔肠寸断!

我只想说:王崴,除了生命短暂,你的一生已没有任何遗憾!

后记:

王崴的人品和故事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网友的悼念文章已达上百篇;网友为他的爱人和家人自发捐款;他的书稿正在由网友搜集整理,筹备出版;他工作过的闪亮文化传播公司计划拍摄一部关于他的电视电影……

死亡有个冰凉的名字,而爱让温暖蔓延!

Posted on 09月 27th, 2005 by 王佩  |  2 Comments »

原版《音乐之声》

座落在钱塘江边的杭州大剧院,第一次发挥了真正的作用。真正原版的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在这里演出。

剧场版的《音乐之声》跟电影很不一样,结构更加紧凑,原来电影是兑了水的。有几场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玛利亚离开孩子们,回到修道院。嬷嬷鼓励她,唱了《跃过群山》这时幕间休息。下半场开场时,现场交响乐队演奏了本片的几首主题,以欢快的《孤独的牧羊人》过渡到第二幕。上校的朋友MAX带领孩子们唱这首歌,孩子们心情寥落,突出玛利亚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这个过渡非常巧妙。

2、玛利亚跟上校结婚,这中间用了一场完成。舞美非常豪华、庄严、绚丽。为什么这场戏不可忽略?为什么不派两个仆人或者让孩子们说“他们结婚了”,一笔带过。这是戏的主干,所有的铺垫,其实都指向这个高潮。尽管这场戏不一定有趣,但省略掉就成了偷工减料。

昨天看CCTV6台放《斯诺与毛泽东》,其中有场戏,就犯了这个错误。斯诺听说一个团长杀害民女,找毛泽东理论,问难道CP就可以随便杀人吗?接下来一场戏,居然没有法庭的画面。只有法庭外的画外音:“判处XXX死刑。”这是很弱智的编导手法。因为你前面酝酿了这么久的情绪,需要有一个释放,不出现五花大绑的镜头,是戏弄观众,是投机取巧。

3、最后一场家庭演出,电影版里出现的是音乐厅的画面,有演员,有观众。在舞台上处理,就不宜用戏中戏的方式,在舞台上再搭建一个小舞台。百老汇的作法是,一块布景落下,演员都走到台唇上,布景很有震撼力,红底,三个硕大的纳粹党徽。

然后一家人对着剧院中的观众表演,观众也就成了戏里的观众。鼓掌时,你会感觉自己仿佛也是一个纳粹党徒。哈哈哈,很荒诞。一家人逃走,进入修道院,上校大女儿的男朋友也没有像电影中那样背叛,被上校打晕;而是放过了他们。

一家人沿着修道院的台阶,在翻越群山的歌声中,悄然逃走。

还有几点感想:

A、百老汇真不是盖的,每个演员的唱功,都够超女们学习20年的。

B、戏剧的灵魂是音乐感和节奏感,哪怕不是音乐剧,也应该给观众无声的音乐。

C、平生第一次看百老汇现场,受益匪浅啊,以后只要正宗的百老汇来了,一定去看,不能疼钱。

Posted on 09月 10th, 2005 by 王佩  |  2 Comments »

踢球去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比上网、读写博、打游戏更有趣的事。比如踢球。

我大学时,选修过一个学期的足球。学会了二过一,以及我独创的正面运球,脚后跟磕球,然后摆脱防守。不过整个大学四年,在认真的比赛中,没进过一个球。有一次差点踢进,没想到踢到队友的小DD上,这位仁兄,如果你因此至今未婚,鄙人这厢有礼了。

去年参加寻欢婚礼之前,代表北泡残余部队到上海打过一场比赛,进了一个球。真不容易啊。

从上周六开始,恢复踢球。体能不行,基本上除了拣球没跟皮球有过接触。于是找根源,想对策。千错万错,都是因为球衣不合格。

昨天在上海的足球会馆,选了半天队服。我是个低调的球员,不会为英格兰、巴萨抹黑,所以,他们的服装一概不考虑。挑来挑去,找到一件瑞典队的白底黄杠球衣,配了一条打折白球裤,又买了一双黄色球袜。加上我此前买的乔丹银色足球鞋,一套行头总算置成了。

我很适合扮演瑞典队。理由有三:一、瑞典人高马大,我虽不高,但块头很足;二、瑞典出过著名的布罗林,一张娃娃脸,跟我年轻时很像;三、瑞典很低调,瑞典不招摇。

明天下午,我要去踢球了,地点黄龙体育中心外场。暂时列为第8替补,如果没机会上场,当我方球员在我身边发界外球的时候,我准备在他背后练习拔脚怒射。

好,今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下午投入战斗。

YEAH!!战斗!!

Posted on 08月 27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8.5台风夜FB2.0聚会

参加的朋友们已经写的够多了。

一年多以前yezi姑娘在杭州组织了一次“一半陌生”的聚会。她也许不知道,这次聚会已经成为我一位客居爱尔兰朋友最灿烂的记忆。

而台风之夜的FB,不需要我详述了。见到了王建硕、大土豆GARY、小土豆VEGA、TICK、没意思、袁子、FXT等一干有趣的人。

《肖申克救赎》里安迪用监狱里的高音喇叭为狱友放《费加罗的婚礼》,被关禁闭。出来时,大家问他两个礼拜怎么熬过来的?

安迪:很容易。因为我有莫扎特先生陪伴,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

RED:什么,难道说他们让你带了留声机?不可能!

安迪:(拍了拍心口和脑袋)那些音乐在这儿,还有这儿。

美好的东西,不一定出现在Blog里。

The music was here…and here。

接下来,安迪跟RED有了以下对白--

ANDY
That there are things in this world
not carved out of gray stone. That
there’s a small place inside of us
they can never lock away, an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

RED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ve a
man insane. It’s got no place here.
Better get used to the idea.

《沙鸥》中女主角指着圆明园说:能烧的都烧了,只剩下这些柱子。

Posted on 08月 8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怎么才能火?

晚上,受邀与一位电视编导喝茶,人家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把我这档节目搞火?

我K,这问题比TO BE OR NOT TO BE还要复杂。我要是能想出来,我自己先火着去了,哪有闲工夫来跟您老喝茶。

我分析了一通流行元素,时代精神,人性弱点等等,其实统统不着四六。

对他人成功经验的分析和总结,都是扯淡。经验是不可复制的,超女火不火,你再搞个超男试试?事实上,真有SB台在这么搞了。

烂节目可以分析出很多原因,只要解决掉,就会相对不烂一些。

而一个火节目,常常是没有原因的。

怎么才能火?

大王何必曰火,唯有“做好”而已。

Posted on 08月 3rd,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