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

人是一个未完成品,一段Bug不尽的代码,一条塌方的隧道,一根朽坏的吊桥。

人是碎片,是纸屑,是牛骨上残存的卜辞,是坏道林立的磁盘。

是失效的咒语,删除不净的插件,是蛀空的牛腿,面目全非的石雕,是不可降解的安全套,大将军核战图上的西安以东。

人是密码失窃的信用卡,发射后失灵的燃料传感器,乌血凝固的月票,沾满泥巴的鼠标滚球,检测不到的硬件,访问不了的网页快照,防火长城之外的Blog。

人是遗忘的台词,穿帮的魔术,差一气的对杀,被判越位的帽子戏法。

人是烂尾楼,是糙白石,贞操换来的白马论试题,紧急叫停的后续报道。

人是呱呱坠地的alpha,须发皆白的beta,人是没有射线的gamma,求解无望的delta。

而世界是666个sigma,坟墓是100%的omiga

Posted on 07月 17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我所知道的骗子

《圣经》中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动物虽然有保护色,但它们的欺骗手段与人类相比实在望尘莫及。

我曾经有一次难忘的受骗经历。1989年夏末,我踏上开往厦门的列车。车很挤,只容得下一只脚落地。站了十几个小时以后,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近厕所的空地,我把旅行包放在地上,一屁股坐下去,妈呀,终于休息一下了。

过道里,有两个女孩,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我记得一胖一瘦。旅途漫漫,我们聊了起来。后来夜深了,那个瘦一点的女孩就把头靠在我的膝盖上,睡着了。当时我心里很澄澈,没有一点杂念。

后来到了厦门,我回到了学校。过了两三天,那个瘦女孩慌慌张张跑来学校找我,怪异的是,她怀里抱着一个枕头。她说她们在旅舍包被老板抢了,为了挽回损失,她抢了旅舍一个枕头。她开口向我借100块钱。那个时候的100块是个很大的数目,我们大多数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只有50-60元。

我犹豫了一下,借给了她。她给我留了个地址:河南三门峡市制镜厂。并说,回家之后就把钱寄还给我。

我等了一个多月,连钱的毛都没见着。给她去信,查无此人,退回。

我才知道上当了。

迄今为止,我不止一次受骗,有的比这次更惨,但没有哪一次留下的记忆这么深刻。

它使我对人类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一、骗子是怯懦的。他们自己没本事,又不敢去偷抢,只好骗善良单纯的人。

第二、骗子都会露出蛛丝马迹,比如那个女孩怀里抱着的枕头。弗洛伊德研究过口误心理学,认为那是人类潜意识的体现。我深以为然。是的,不管你伪装多么巧妙,举止多么圆通,一个口误,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也会暴露你的心迹。

看骗子表演比看话剧有意思多了。

盯着他们的神情,听着他们的聒噪,我想:为什么不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不学点本事?为什么没本事还非要占着茅坑耍阴谋诡计呢?

唉,也许,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可怜虫,只配当叛徒、小丑和骗子!

不要以为自己得计,要知道,上帝让你们还在这儿,只不过由于他的仁慈。

对于善良的人们,要记住这句话:“你们到人群中去,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

Posted on 07月 13th, 2005 by 王佩  |  1 Comment »

枕头的故事

今天在超市看到有荞麦枕,上面覆了一层草席,我闻到了青草和粮食的气息。

躺在新买的枕头上,我想起故乡和童年。

忽然想起,我已经有15、6年没有枕过这样的枕头了。我们山东的传统,枕芯一定要放粮食。最好的填充料是黍子,其次是稷子。这两种都是中国历史最古老的谷物,在先民吟唱诗经的时代就有了。

枕头的填料,越细越好,因为枕着舒服。小时候,村里不太讲究的人家,用麦子、甚至玉米填枕,若让人知道,那家的女主人会被人笑话。

还有一种,用蚕的粪晒干填枕头,据说可以养生。这种枕头我谁不惯,有股怪味不说,头一动,就西西簌簌地响,好像枕头里藏了一只老鼠。

童年的夜,很黑很漫长,我经常被半夜偶然的动静惊醒,吓得睡不着。一个人要走多少坎坷路,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现在,即使导弹爆炸,我也会酣睡不醒。看来恐惧是一个时间问题,日子一长,也就克服了。

还有青草的气息,一直存活在童年的记忆里。家乡都用青草编织席子和枕套,所以,一整个夏天,人就浸润在一股青草味中。

在城市生活,如果不考虑方便的因素,基本上是一种SB生活。就说嗅觉吧,在城市里会越来越麻木,麻木到连废气的味道都浑然不觉。怎么办?只能以毒攻毒,用香水来刺激沉睡得感官。

一瓶品牌香水,至少要3、400块钱,买青草能买十马车,但,人造的香味怎能与大自然的清香相比呢?

城里的枕头,基本都是棉花或人造棉花做的,这跟我们村光棍汉,枕着棉裤睡觉有什么区别?

而睡在黍稷上,等于睡在祖先采集的粮食上,这才是生活。

虽然,今夜只能睡在荞麦上,但头脑却像被家乡的雨水洗刷过一样。大脑里很自然地冒出一首唐诗:

打起黄莺儿
莫教树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我的眼睛蓦地湿润起来,想起我亲爱的故乡,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亲爱的妹妹,还有亲爱的亲朋伙伴……

Posted on 06月 20th, 2005 by 王佩  |  2 Comments »

四个人的力量

汤姆-汉克斯最近在大学里的一次演讲证明,一个好演员,必然是一个智慧的人。
汤姆说--

有人研究,如何把一条交通瘫痪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只需要从100辆汽车中,去掉四辆,就够了。

对,只要有四个人不开车,道路就会通畅。

这就是四个人的力量。

如果你想在英格兰北方萧条的港口城市,组建一个乐队,你只需要 John, Paul, George,Ringo四个人,你就是BEATLES。

如果你想开一家软件公司,你有100个程序员,你只需要留下其中四个,保罗-艾伦,比尔盖茨……,其余的96个打发掉,你就是Microsoft.

Posted on 06月 17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新闻圈 无道德

最近,一份577人的《名人电话簿》在网上悄然流传,尽管一些网页已被删除,但只要借助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搜到全文。在GOOGLE输入“你知道的明星名字 他的手机号”,这样一份完整的名单就出来了。

这份名单,其实是国内大报“娱乐记者入门级必备秘笈”,两三年前就在小圈子内默默传播着。当然,还有一份“娱记必备高级版通讯录”,这个流传范围更小。

谁把这份通讯录贴到网上去的?现在媒体猜测很多,有说是沈阳陶姓娱记,不慎丢失采访包所致,也有人说,是CCTV某个被辞退的工作人员泄愤干的。

我有个更险恶的阴谋论,没准是哪个二流明星,为了出名,把自己的名字悄悄放进这份名单,再转手贴到了网上。这样,他就可以跟“姜文”、“赵薇”齐名了。

这完全有可能,因为现在的人,简直想出名,想疯了。

还有一件事,《辽沈晚报》一名男记者,伪装成买春客,诱使高校女生卖淫,并召唤来警察逮捕之。(详见:http://news.sina.com.cn/s/2005-06-07/10356868273.shtml)

这俩记者的行为,在国外有个术语,叫做“sting operation”,可以翻译成“叮人行动”。即装扮成妓女、线人、毒贩或瘾君子等,诱惑嫌疑人犯罪,从而取得证据的方法。在西方国家,STING OPERATION是一种严格受控的非常手段,只有警察在经过法官允许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私家侦探和记者,都无权“叮人”。

2004年12月,美国一家报纸Corpus Christi (Texas) Caller-Times的女记者,扮成妓女,参与了警方的STING OPERATION,导致两人被捕。事后,该报编辑发表声明,对让记者参与这种行动表示抱歉。“让记者掺和到执法行动中,是一个错误。”他们的编辑说。

新闻记者参与卧底,在我国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但在国外,却屡屡遭到质疑。

新闻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发生于1977年芝加哥,《芝加哥太阳报》为了调查当地官员索贿的情况,买了一个旧酒吧,由记者扮服务生。这就是著名的 Mirage Tavern Investigation。

1997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制作人为了调查Food Lion食品连锁店的卫生状况,到该公司应聘,当起了卧底。陪审团判令ABC赔偿FOOD LION 550万美元。理由是,ABC使用了欺骗和不诚实的手段。

记者参与STING OPERATION从新闻伦理上讲,是有违道德的。正如明尼苏打大学Jane Kirtley教授所说:“记者不是一个撒谎的职业,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调查是违背正义的。”

Posted on 06月 8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Blogger

别以为你们就NB了
猪笼城寨也垒起墙
防火、防盗、防水
到门、到户、到人

就算我们都是聋子
一段手语
也能让你们
一夜
崩溃

Posted on 05月 31st,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Blogger

别以为你们就NB了
猪笼城寨也垒起墙
防火、防盗、防水
到门、到户、到人

就算我们都是聋子
一段手语
也能让你们
一夜
崩溃

Posted on 05月 31st,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冠军!

Tomorrow morning who up early who call who.

冠军联赛期间,这是我跟董事长的接头暗号。

今天凌晨是决赛。让我对董事长有了更新的认识。

这场比赛简直惊天地、泣鬼神,AC米兰上半场3:0领先,利物浦居然在下半场10分钟内连追三个。

然后是难熬的加时赛,都没有进球。

点球大战。利物浦拿到了冠军。

为了看球时,发短信交流方便,我在手机里预存了以下两句:

“GOAL!!利物浦又进一个!!!”

“利物浦门将又扑出一个!!!”

为了抢时间,我都是提前发送,结果六发四中,但跟董事长比,我只能算个道童。

5月25日22:07:54,我接到董事长的短信:

希望3:3,然后点球利物浦WIN.

多么谦卑的预言家啊,神了,跟利物浦一样神.

Posted on 05月 26th,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让普京治理一个公司吧

俄罗斯是我的第二精神家园,托尔斯泰、陀思托耶夫斯基对我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作家。

凡是苏俄的,都是我喜欢的。1988年,刚入大学,就读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感觉很新鲜,跟13大报告路数不一样。但是戈氏后来丢了苏联,未免太窝囊。我讨厌肥头大耳的叶利钦,胖子都讨厌胖子,这是规律。

我喜欢普京。不仅因为他清瘦、干练的长相,而是因为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

普京,在英文里叫Putin,听上去像“补丁”。这哥们也够不顺的,一上台各种危机纷沓而至,车臣分裂,恐怖劫持,经济萎靡,美国打压,盟友分崩离析…… 咳,俄罗斯变成了一个破烂不堪的操作系统。而普京,坚定地为这个国家打着“补丁”。他用铁腕对付一切敌人,有时他错了,但错的也那么有性格。

记得在莫斯科人质事件中,普京决不向车臣黑寡妇妥协,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险,不惜使用毒气,救出了大部分人质。去年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普京的处理方法,遭到西方媒体的攻击。但,说现成话容易,当时那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

近来,看西方媒体对普京的报道,都批评他专制、独裁。我觉得,这其中不乏妖魔化的企图。一个即将崩溃的操作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支撑,否则一切都完了。

假如让普京管理一个公司会怎样?比如说一个小公司,人员膨胀,效益亏损,工资水平在同行业中偏上,若一条道跑到黑,谁都看不到前途。

我想,普京肯定会做如下几件事:

1、带头减薪。
2、裁员。
3、重新调整产品定位、质量、价格。
4、调整经营方向,开拓新领域,新客户。
5、圆通,勤勉,果断,从容。
6、最重要的是,他身上将体现出荣誉和尊严。

我想起了,俄罗斯的喀秋莎们曾经最爱唱的歌:

昨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他的身影
他说,这个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
他是那么具说服力
使我下定决心想要
一个像普京的人
一个像普京强而有力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酗酒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使我伤心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会舍我而去的人。

Posted on 05月 24th, 2005 by 王佩  |  1 Comment »

我两岁

在枫林晚,搅尽脑汁写一个关于孩子的剧本,窗外一幢旧楼传来居民嘈杂的闲聊声。杭州人说话喜欢气贯丹田,气冲牛斗,听不懂方言的人,还以为他们在吵架。其实,只不过是夫妻俩在哄孩子睡觉。

反正写不出来,我打开超星阅览室,看了一个1960年代的日本电影剧本《我两岁》(松田道雄原著,和田夏十改编)。

剧本很短,很温馨,以孩童的视角叙述故事。讲的不过是一家老少三代的琐事,养儿的艰辛,还有为子女,为父母的乐趣。

这样的电影,只能诞生于平和恬淡的社会。目前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今的中国文化人,个个都好像输光了衣服的赌徒,眼睛喷血,头发耸立。不幸如我,也挤进了这个赌场。

欣慰的是,至少全世界人民不是这样。看看这个剧本中的部分台词吧。

--你真伟大,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就伟大,不了解我的科长才是个混蛋。

--不爱人的人才爱狗呢。

--这个不倒翁就像我们科长,打掉它,打掉它。

--爸爸,去教训那个名叫科长的坏人去了吗?

--日本还是人少了好,哪怕少一个人也好。

--如果只有大人,那将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社会。

Posted on 05月 23rd, 2005 by 王佩  |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