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Digitalization’ Category

让昆曲安息吧

中国的任何东西,只要外国人说声好,马上就当成宝贝供起来。昆曲就是一例。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册封为“人类口头和未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官员们忽然意识到,这块老古董擦擦还可以卖钱,出国,于是煞有介事地行动起来。各地被迫合并到京剧团的昆剧团,也开始单立门户,俨然一副要东山再起的样子!

昨晚,去看了浙江昆剧团的新编大戏《公孙子都》。这是我第一次看昆曲,对于唱念作打,不敢妄加评论。只不过,发现一些有趣的小花絮,记下来,发点感慨。

这样一部大戏,光看舞美、服装和阵势,投入不会少于200万,只演一场,而且不卖票。看来遗产就是不一样,小百花要是这么搞,早倒闭了。

演出没开始,先是宣读前来观摩的领导名单。文化部司长、文化厅长、各地昆剧团团长全来了。然后,领导开始讲话,说昆曲多么宝贵,国家多么重视云云。但是,没有一个领导提到这次上演的剧目,没有对剧组和场内的观众表示一句感谢。看来,观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遗产流芳千古就够了。

主演公孙子都的是浙昆的团长林为林,号称“江南第一腿”,当然他家不是做火腿的,这里的腿指的是林团长的武功。演出中,林团长确实向观众展示了 “第一腿”的绝技,跳起,一字劈叉着地,然后不借任何外力,慢慢站起。这把观众的胃口都吊了起来,最后,公孙子都站在将台上自杀,大家都期待,他能从两三米高的台子上,一个筋斗翻下。但,林团长还是有负众望,朝后摔下去了,台后面肯定摆了一个充气床之类的东东。最后高潮的效果没有出来,让人失望。

最失望的是林团长的唱功,即使我这样的外行听起来,也觉得太差了。嗓子明显不行了,中气也不足了,唱起来,声断气也断,让观众都替他难受。

《公孙子都》取材于《东周列国志》,讲的是公孙子都和颖考叔争功的故事,京剧还有话剧《伐子都》都演绎过这段故事。香港的古兆申根据这一题材创作了昆剧《暗箭记》,浙江昆剧团曾经排演过这一剧目,还参加过国内展演。这次编剧换成了上海的唐褒祥。《暗箭记》我没看过,单知道是一个类似麦克白的故事,子都最后不堪良心折磨,疯掉了。

唐版《公孙子都》的曲词,实在不敢恭维,除了脱化的几句古诗--“旗猎猎,风潇潇”之类尚可听之以外,曲词中掺进很多现代词和大白话。俗不俗,雅不雅,实在对不起这笔“遗产”。该剧的结尾,子都拒绝庄公伐郕的命令,变成了一个反战人士。最后一句唱“人为万物之零,却互相残杀几千年,无计定太平。”实在太倒胃口了。看完戏我跟老婆说,还不如让子都喊两句口号:“和平万岁!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呢。

本来一出反思人性的戏,变成平庸说教的反战戏,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败笔。

现在文化届就是一个名利场,振兴昆曲我不反对,假振兴昆曲之名牟取利益,我也能理解。但是,我觉得,任何艺术可能都有其生命周期,昆曲如果寿数已尽,就让它好好安息吧。省出点银子,振兴振兴京剧、越剧、现代戏剧等还有口活气的艺术,岂不更好吗?

Posted on 05月 19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淘书不必读

夜市是穷人的天堂,学生的天堂,投机分子的天堂。我逛夜市就是奔旧书摊去的。只要有心,总能淘到好东西。

你猜,今天我淘到了什么?四本香港出版,内地影印的《金瓶梅词话》,不是盗版,是影印。回到家急切地读了第一回,没有一个错别字。只花了25元!真赚死了!

还花了六元钱,买了一本1979年版的《燕山夜话》。

原先我住的地方,离收藏品市场很近。周末,我经常背着手,走到那里去转转。曾经花15元买了一套82年人文版的《水浒传》,这好像是我淘到的唯一的宝贝。

来杭州,新书买的最多。我有好几个书店的打折卡,最多可打到8折。买书,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嗜好。我买书,属于疯子型,兴之所至,拣一类书就狂买。有一段,想研究戏曲,就把一套《京剧曲谱集成》和《戏考》搬回家,只看了一二本,就任它们沉尸书柜。还有一阵子,因为写“语文运动”专栏,买了很多汉语有关的书籍,除了《说文解字》经常翻翻外,其他也任其沉沦了。

其实,最好的书不在书柜,不在书店,而在数字图书馆。近两年来,我每年都花100元买一张超星卡,上网看书。我认为,这是我一年中花得最值的 100块钱。从超星上,我下载了很多很多书,从《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到《如何踢足球》,从《学唱革命样板戏》到《餐厅与酒吧经营》无所不包。至今,我的电脑硬盘上还存着上百个经典电影剧本,几十个戏剧剧本,一大堆活人和死人的传记,但是,我大都没有读完。

正如你所知道的,最近我狂迷莎士比亚,买了所有能买到的莎士比亚原著。当然,这次我读的很勤勉。已经读完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半部《哈姆雷特》、1/4部《裘利斯-恺撒》。莎士比亚是我的偶像,是我将要成为的人,也是我命定要超越的人。

我是个功利主义分子,我不读今人写的小说。如果写的太好,我会嫉妒;如果写的很差,我怕受害。我喜欢读杂书,读那些一捧起就放不下的书,比如《论语今读》,咳,我又在装孙子了。

总之,我爱书,书就是我的命,今夜就说这么多。

Posted on 05月 9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莎士比亚戏剧英文版

关于读原著,托尔斯泰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读原文,好比喝山间小溪中的水,虽然偶尔有沙砾硌牙,但实在甘甜无比。

最近读莎翁原作,才明白托翁此言实在不虚。虽然读起来磕磕绊绊,但得到的享受是读任何翻译本所无法比拟的。
海峡两岸,莎翁译本很多,但各有缺陷。朱生豪的译本公认是最好的,但译得太雅,不免佶屈聱牙;梁实秋的译文,通俗一些,但原作的诗意损伤太多。其他卞之琳、曹禺等人的译文,虽都有高出朱、梁之处,但惜哉篇什太少。

如果莎士比亚是一座高峰,读译文好比看风光片,美则美矣,但还是隔着千里,难以尽兴。饱览胜景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亲自去爬一爬,苦读原作。

莎士比亚全集英文版早已上网,以麻省理工学院网站整理的版本为最佳。该电子板校对精确,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注释,对于没有英语文学底子的人来说,读起来基本跟天书差不多。需要借助电子辞典、中文译本和好的注释本,对照阅读。

莎士比亚全集英文版

国内莎翁英文版也出了不少,根据我近来淘书的经验,推荐如下。

一、最好的版本--商务印书馆《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出版社,《莎注》丛书的推出,功莫大焉。本丛书的主编是裘克安,目前已经出了29种,我买到了一半以上。

本丛书的优点:注解详尽,典故难词、语法要义,都注的一清二楚。而且很多注释都用中文。虽然注者也有偶尔偷懒的时候,仍不愧为中国人读莎的首选读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价格便宜,前18种都在10元以下,后来出的,也在15元以内。这个价格公道不公道,看了下面就知道。

二、挺有用的参考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莎士比亚戏剧经典》中英对照

优点:左页英文,右页中文(朱生豪译本),排版齐整,一目了然。定价合理,比如《仲夏夜之梦》只卖7.5元。

缺点:一点注释都没有,对学习原文没有帮助。另外排版错误较多。

适合读过一些原文的人,随身携带。

三、最没用的版本--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中英对照本)

我在书店已经注意它很久了,40册,卖780元。我一直没下决心买,不买就对了!因为这套书实在乏善可陈。

缺点:
1、没有注释,靠,把读者都当成英美文学的高材生了。
2、性价比太低:平均每册19.5元。我前面说过,国际广播出版社的,每册平均10元。
3、印刷很差:尤其是英文字体,竟然用了WORD里面中文状态下英文字体,看起来很难看。UGLY!
4、梁译跟朱译比差太多了,读了这玩意,基本上是误人子弟。

四、英文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原版书,我在杭州外文书店买到的,只花了20元。注释面向英美国家大学低年级学生吧,很不错,可惜不怎么看得懂。

五、其他英文本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值得一提的是外文出版社的中英对照莎翁注释本。既有注解,也有朱生豪的译文,可惜印刷字体太小,出的也不全。

好了,关于莎翁英文本,我就知道这么多。以后每读完一本,就把一些收获、感想写下来,跟寥寥无几的读者们分享。

Posted on 05月 9th, 2004 by 王佩  |  3 Comments »

第十二夜过后是第十三夜

昨晚我看了黑白剧社2000级的毕业大戏《第十二夜》。戏刚开演一会儿,我就困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念一个人――布莱希特。这哥们主张应当在剧场里吸烟,并且在墙上贴上醒目的告示――别翻浪漫主义的白眼。不过看着看着,我就不困了。这得感谢黑白,他们深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精髓,不断用“间离效应”和插科打诨,让昏沉沉的脑袋兴奋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呈现于舞台的莎士比亚,以前,莎士比亚只存在于文本中,存在于我脑袋里的舞台上。莎翁对于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戏剧爱好者来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女峰。只能仰望到颈椎呻吟为止。

闲话少说,说说这出戏吧。

我觉得黑白剧社对《第十二夜》的演绎,基本上是成功的。

《第十二夜》是一出喜剧,一说到喜剧,大家可能一下子想到周星驰或者赵本山,但严格来说,他们演的那些东西,不算喜剧。喜剧有搞笑的成分,但搞笑的不一定都是喜剧。所谓喜剧,其实也是正剧,只不过采用了讽刺与幽默的手法而已,但本质上还是要有思想的。思想,就是戏剧的核心,不同意,你去看电视剧去。无论喜剧也罢,悲剧也罢,戏剧的冲突本质上就是思想的冲突,戏剧的交锋也是思想的交锋。

《第十二夜》是一出说正经事的喜剧。它说的是爱。阴差阳错的爱,天远地隔的爱,飞蛾扑火的爱,以卵击石的爱。那么这出戏的思想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总结说,莎翁讲了爱情的可贵与盲目,当然,我们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呈现于舞台的莎士比亚,以前,莎士比亚只存在于文本中,存在于我脑袋里的舞台上。莎翁对于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戏剧爱好者来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女峰。只能仰望到颈椎呻吟为止。

闲话少说,说说这出戏吧。

也可以不去总结。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不一定是思想。这又不是中小学语文考试,非要总结个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思想是无形的,它可能是一阵风,一片枯黄的树叶,也可能是落在饭桌上的一粒米饭……我又跑题了,打住。

黑白剧社在演出《第十二夜》的时候,还是把它当成正剧去演的。我们知道,莎翁写的剧本是诗剧,朱生豪翻译的时候,用了散文体,不分行。散文体自有它的道理,如果把莎剧翻译成分行押韵的诗歌,那才是惨不忍睹。从舞台呈现上看,黑白在排戏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保留了剧中三个主人公(公爵、薇奥拉、奥维丽亚)大段诗意的台词,这一部分戏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我认为这是黑白版《第十二夜》最成功的地方。

黑白第二个成功的地方,就是对小丑、反面人物、喜剧人物的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或者用个时髦的词――解构。

这种解构是必须的。因为,莎翁在他的时代,使用了大量的俏皮话、搞笑台词,在今天看来,一点都不搞笑。如果不“与时俱进”地改造一下,这出戏简直就没法看了。比如,醉汉半夜唱歌这段戏,黑白用了《丢手绢》。原剧中唱的是《闭住你的嘴,你这坏蛋》。这歌估计早已失传,即使不失传,如果醉汉用美声唱出来,估计会把山里的狼给招来。所以,这段歌必须要解构。从剧场效果上看,这些解构非常成功,现场的笑声、掌声还有随后观众的评论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成功之处,是导演方法。

这出戏的导演手法,非常布莱希特化。所谓布莱希特化,就是经常把观众从戏中拉出来,让观众不要入迷,不要把自己当成剧中的一个人物,创造一种 “间离效应”。换句话说,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时刻提醒观众:“你在看戏!”为什么要布莱希特化呢?引人入胜不是挺好吗?这说来有些话长,简单地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从感情迷信中解放出来。你想,现在看戏容易吗?要自己买票,要关掉手机,灯光一亮,就得脖子伸着,尿憋着,大家图个啥?肯定不仅是哈哈一乐。认真的观众还是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启迪,哪怕一点点也行。话说回来,如果看戏的人时刻明白自己在看戏,他就能够开动一下头脑。另一方面,布莱希特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戏变得更好玩。我实在太罗嗦了,总而言之,布莱希特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为了制造“间离效应”,演员经常会把浙大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用到戏里面去。比如“肯定是有人给贴到88上了”。我最欣赏的一个地方,就是对维奥拉的独白处理。维奥拉深爱着公爵,又无法直接表白,她说了一段关于爱情的独白。

薇奥拉 哦,可是我知道——
公爵 你知道什么?
薇奥拉 我知道得很清楚女人对于男人会怀着怎样的爱情;真的,她们是跟我们一样真心的。

到了此处,应当是本剧中最动情的部分。女演员突然跳出戏外,说:“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朗诵一段莎士比亚著名的台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机灵一下,从刚才的情境中清醒过来。嗨,我不过是在看戏而已!看看她怎么说。接下去,两个乐师上场演奏,维奥拉念出那段著名的独白――

薇奥拉 她从来不向人诉说她的爱情,让隐藏在内心中的抑郁像蓓蕾中的蛀虫一样,侵蚀着她的绯红的脸颊;她因相思而憔悴,疾病和忧愁折磨着她,像是墓碑上刻着的“忍耐”的化身,默坐着向悲哀微笑。这不是真的爱情吗?我们男人也许更多话,更会发誓,可是我们所表示的,总多于我们所决心实行的;不论我们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

当然,黑白版《第十二夜》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能由于条件限制,舞美做得有些潦草了;音乐选的几段都过于平庸(尤其是最后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演员唱得不好,似乎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和专门的训练,比如合唱训练。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最突出的几个问题,还在对剧本处理和演员的表演上。

一、剧本没有认真地改写过。

朱生豪的译本,有个大问题,就是太雅,有些台词,没有很好地融合进现代汉语中。而黑白在排这出戏的时候,虽然也做了一点改动,比如把“寒暄”改成“套磁”,把“桅樯”改成了“船板”,但是依然过于拘泥于朱译,以至于有一些台词,听起来非常别扭。
比如这一段—

薇奥拉 您是这府中的小姐吗?
奥丽维娅 是的,要是我没有篡夺了我自己。
薇奥拉 假如您就是她,那么您的确是篡夺了您自己了;因为您有权力给与别人的,您却没有权力把它藏匿起来。

如果参照一下梁实秋的译本,或者对照英文原文重新翻译一下,就不会出现“篡夺了自己”这样的怪句子。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时间关系,就不多列举了。

二、 剧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戏眼”没有抓住。

那就是薇奥拉兄妹相认的那段戏。这个地方,其实最能打动观众,也最能出彩,但可惜的是,黑白版处理得太轻巧了,而且对原作还做了删减。

三、马夫里奥这个人物没有处理好!

这可能跟大家的看法相反,的确,演出中马夫里奥得到得笑声和掌声最多,这几天的评论也对马赞不绝口。我却觉得,这恰恰是本剧最大的一个遗憾。剧组没有对马夫里奥这个人物做深入的挖掘。其实马的身上,有很多悲剧的成分。他对女主人的爱,才是真正绝望的爱。在今天,没有什么公爵,骑士,马夫里奥才是我们大家的影子。即使在莎翁的原剧中,马也不是一个小丑,他的台词,可以说是剧中第二多的。而且,他的台词,很有诗意。莎翁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仅仅是为了再塑造一个小丑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莎翁对马夫里奥有一种同情和怜悯,这不太容易看出来,也许隐藏在文本底下。如果,在保持马夫里奥制造的笑料的基础上,再深入发掘马的精神世界,黑白版就会更好,更深刻了。可惜,我们只看到一个穿着沙滩裤,不断搞笑的马夫里奥,没有看到笑声后的眼泪和叹息。

好了,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肯定大家都烦了。总之,我非常敬佩桂迎老师,非常欣赏黑白剧社,我相信,黑白的下一出戏一定会更好!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我会继续为黑白加油!让我们期待黑白剧社的第十三夜!

Posted on 04月 27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老友莎漠

高中时,我经常一个人住在宿舍里。深更半夜,窗户开了,咕咚一声跳进一个人,他就是莎漠。

莎漠后来参军去了,复员后在家乡小县城里工作。他唯一的爱好,除了酒、喝酒、喝花酒,就是写,写小说,写长篇小说。去年,他写的手稿已经有40多斤重。一次跟老婆吵架,他一怒之下烧了16斤,还剩下24斤。

为了能让作品发表,他曾背着手稿,前往济南、青岛,去拜见文学杂志的编辑。最惨的一次,兜里只剩下80元,请人家编辑吃饭,只敢点土豆丝。编辑们说--不错,你写的东西不错,不过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继续操练。

如果莎漠继续相信文学杂志编辑的话,他可能还要继续操练很多很多年。

突然的转机出现了!用句时髦的话,他的生命进入一个拐点。

今年春节过后,他买了电脑,开始上网。现在是莲园文学论坛的当红写手,他的小说被加入精品库,有2000多次点击,上百个回帖。莲园是个文学老中青年聚集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普遍用“某某君”“某某兄台”相称,于是,莎漠君,得到了各位兄台还有JJMM们的赞誉。有位兄台说,他边读莎漠的小说,边擂电脑桌,桌子上已经被锤出一个坑。

我朋友说,莎漠接下来就要网恋了,我说,这简直是一定的。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让莎漠找到了那么多读者,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做一个小小的名人的感觉。

让文学刊物们去死吧!我的铁哥们,曾经的兵哥哥,如今的老男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文学归宿。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高兴呢!

莎漠的小说,很值得一读,我尤其喜欢他的中篇《柳庄轶事》,这篇小说,很扎实,很有趣。

一大早就起来博客,我煮的东北小米粥大概已经熟了,赶紧到厨房看看去。

Posted on 04月 24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两个老婆

昨天晚上,到红星剧院看了天津人艺演出的《他没有两个老婆》。

这出戏是台湾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的作品,我在1999年的时候就看过。天津版应当说演的比较差。戏剧节奏没有掌握好,太闹;演员台词功底差,为了取悦观众,使用了一些低级的黄段子;舞台调度比较乱,灯光舞美服装都有问题。跟我五年前看的版本差距太大了。

不过,在杭州能看到话剧已经很不容易了。买票进场的人绝不会超过三个。话剧在杭州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很令人悲哀。

但我喜欢看戏时那种心情和状态,因为我好歹也算一个“剧人”吧。

从当年跟着《格瓦拉》剧组跑前跑后,到给《鲁迅先生》放了25场电影,再到后来创作的“3-15”晚会情景戏剧在CCTV登场。我已经进入了戏剧这个领域,也曾经跟剧组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去年上演的《疯狂短信》,那是我心中隐隐的痛,戏很失败。只演了10场,相信以后也不会再演。

对于戏剧,我有一种类似宗教一样的情感。我太爱戏剧了,真的,小时候,乡村演吕剧、评剧,我每场必看。对我来说,戏剧如同一个魔咒,把我深深迷住。

但是,除了北京和上海,中国其余地方的戏剧环境实在太差了。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也许,戏剧需要慢慢培养潜在观众,大学是一块好土壤。桂迎老师和她的黑白剧社做了好多工作,在这片贫瘠的戏剧土地上撒下了很多种子。

我爱戏剧,戏剧可以改造人生,改造这个病态的社会。对此,我笃信不移。

Posted on 04月 22nd,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读《论语》入迷

诺大一个书店,诺大一个超星,几乎找不到我想看的书。所以,我回归经典,认真读《老子》和《论语》。

我读的是李泽厚写的《论语今读》,不明处,参照《诸子集成》。

李大师是一个明白人,他对《论语》的态度,就是为我所用。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活泼、可爱的智者,一个偶尔还开开玩笑、发发小脾气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生民未有”的圣人。

李的这本书可以用“通情达理”四个字来概括,我喜欢。没几天工夫,已经看了一大半。

孔子是个NB人啊,他说的很多话,做起来不容易,道理却都不难懂。

孔子的老家在曲阜,我去过数次。包括有一年最失意的时候,我跟当时的一个好朋友,在距孔庙一、两公里外的小树林里,弹琴唱歌。

人在年轻时候,要是能明白孔子说的一些道理就好了。可惜,我空空懵懂了好多年。

现在明白了一点,但我的人生,就好比一个染满病毒、木马的大硬盘,不能格式化,只能吱嘎吱嘎地勉强运行。

《道德经》也是一本好书,5000字,讲了现代人5000000000000000字都说不清楚的道理。我是把《道德经》当诗歌诵读的。

我的破碎不堪的人生啊!其实,只要有书读,读好书,哪怕一年足不出小区,也无撼了。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我做不到。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靠,我也做不到。

做不到,并不妨碍去读,去欣赏,去远远地观望。

实在的道理好比种子,指不定哪天发芽,哪天开花结果。

也许就这么算了,算了也好。至少,我曾经看过,曾经来过。I have tried,but failed.

看我博客的寥寥无几的人们啊,将来请把这句话刻在我小小的、无名的墓碑上。

Posted on 04月 20th, 2004 by 王佩  |  3 Comments »

电影史诗剧《新海港》

电影史诗剧《新海港》将于2004年5月2日在中央一台《焦点访谈》之后播出。

现代京剧《海港》

主题:“不要说我们一钱不值,创造力正在夺权……”

剧情概要

五一长假又到了,这是劳动者和寄生虫共同的节日。

戏剧学院决定排演一出《新海港》,刘老师(女)带领十多名学生前往青岛港边观摩,边排练,边挖掘素材、体验生活。老电影《海港》象征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在同新时代码头工人的亲密接触中,青年学生们带着一肚子困惑—

困惑一:劳动的价值?“究竟谁在劳动?谁在创造财富?谁又在消耗财富?财富又是如何创造的?全球化时代,支撑起这个世界的,究竟是亿万普通劳动者,还是那些自诩的精英?”

困惑二:创造力的价值?“知识改变命运,不假。可知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怎样获取被“巫术化”、神秘化了的知识?”

困惑三:劳动者的价值?“劳动最光荣,没错。但财富在为他人积累,在崇高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早已暗淡的日子,劳动者怎样才能找到自身价值和意义?”

困惑四:年轻人自身的价值?“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到何处去?我们的心灵何处寄托?”

随着戏剧排练的进行,采访也逐渐深入,围绕许振超和他工友的故事,学生和在新海港的劳动者展开了深入讨论。在排演中,正反两方用现代戏剧手段不断交锋,喜剧、正剧、历史、现在、演员、观众融为一体。有的问题霍然冰释,有的答案却还在风中飘荡。可不管怎么说,随着《新海港》的落幕,学生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

他们最终明白了《国际歌》的内涵:“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劳动者全靠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大家都幸福!。”(据1962年以前萧三、沈宝基等人的译文。)

Posted on 04月 19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我的BLOG终于有了真正的家!

我的BLOG,一年换了四个地方,每一次都像初秋的小茄子遭到霜打。终于,今天,我有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家。

第一个BLOG是 http://nbnb.blogspot.com,这个提供BLOG的网站已经在国内被蔽掉了。

后来,我把家搬到了blogcn, blogbus, blogdriver,这些网站要么服务器不稳定,要么像苏小小家一样门庭若市。弄得我心拔凉拔凉的。

现在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BARBAR,我的BLOG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

人,诗意地安居;BLOG也诗意地存活。

互联网这么大,总不会容不下我一个BLOG吧!

我的BLOG是宏大叙事的BLOG,不记针头线脑,鸡零狗碎。它有三个组成部分:1、语文运动;2、吐血编剧;3、紫藤书斋。都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的思想寄托有关。

爱来不来吧,不管你是谁,爱看不看吧,不管我写什么。

这是一个开始,一切才刚刚开始。永恒、慈爱的上帝看着你我。

就在2004年4月16日,就在这个日子。

Posted on 04月 17th, 2004 by 王佩  |  评论关闭

看碟记(1)装孙子

看碟记(1)装孙子

Memento (2000)

译名:失忆(又译作《记忆碎片》)
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Christopher Nolan)
编剧:克里斯多夫.诺兰(Christopher Nolan)、约纳单.诺兰(Christopher Nolan,估计Y是导演的兄弟)
类型:剧情、犯罪、神秘、惊悚
IMDB评分: 8.8/10

电影是一门装孙子的艺术,问题是哪个孙子装得最像。

看完《失忆》我很失意,原来这部被众多影迷当成“歌德巴赫猜想”的片子,居然让我一下子就看懂了。有嘛么?介玩艺咱懂呀!就这片,青光眼都能看明白:男主角烂泥(LENNY)杀了她老婆,然后为了逃避法律和良心的双重惩罚,患上短期失忆症,变成了属老鼠的--撂下爪就忘。Y只能靠拍照、做笔记和文身来记住刚刚发生的事。

到网上一看,居然还真有那么一批《失意》迷,有人已经看了10多遍,到现在还没看懂。看来,人笨起来干什么都笨。还是我来给Y们传道、授液、解惑一下吧。

1、关于倒叙

许多人觉得这片子牛在哪里呢?就是通篇用倒叙。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玩罢了。我们要是把《地道战》倒着放一遍,也是通篇倒叙。其实像我一样听说过一点量子力学的饱学之士都知道,其实,在量子世界里,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可以倒置的,因可以在果之前,果也可以在因之前。我推测,这导演无非也看了一点科普小册子,所以才得到的灵感。

2、关于凶手

谁奸杀了烂泥的妻子?没人奸杀,她是被烂泥害死的,究竟是注射还是掐死,并不重要。铁证如山1:就是经常TEDDY最后告诉烂泥的话;铁证如山2:烂泥最后回忆起跟老婆活生生躺在床上,此时他的胸口已经刺上拉那行字“张生记(JOHN G)奸杀我妻”。所以,烂泥寻仇复仇行为,更是一场悲剧,张生记专做老鸭鸨,什么时候奸杀过烂泥老婆,压根就没这个人。烂泥这Y有个心理问题,不敢面对自己不敢面对的东西(这个句子多NB啊),故而选择了自我欺骗,创造记忆,心甘情愿变成了失忆患者。

3、关于SAMMI

烂泥讲起另一个失忆者的故事,SAMMI失忆后,他老婆不堪忍受,故意做局让SAMMI注射过量失眠药,一命呜呼。SAMMI住进了疯人院。有目力灵敏如朝廷鹰犬的网友一下子捕捉到一个镜头:疯人院中的SAMMI最后一秒钟变成了烂泥。于是他们推断,SAMMI就是烂泥本人。此言谬矣,因为想得和我不一致。我认为,烂泥就是烂泥,SAMMI就是SAMMI。烂泥因为知道SAMMI失忆的故事,后来才自愿变成了失忆患者。

4、关于谜底

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牛(打一字)”猜不出来了吧?其实谜底就是“牛”。

《失忆》就是这样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谜面本身。这种电影好比洋葱,一层层剥开,剥到最后,还是洋葱;这种电影又像董事长高中时的班长兼女朋友,剥开第一层是填充物,剥到最后,还是填充物。

看这种电影,大家要记住一件事:不要往复杂处去想,你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最准确的。

5、关于装孙子

现在的所谓艺术电影喜欢装孙子,玄虚得紧呢。

看这样的片子,第一不能上厕所,第二不能倒开水,第三不能眨眼睛,第四不能打瞌睡,第五不能打喷嚏,因为,只要漏过一秒钟,可能整部片子你就看不懂了。什么片子最抓人?艺术片子最抓人!什么片子最孙子,艺术片子最孙子!

进水的孙子,狗日的艺术!哪天得了前列腺,跟Y没玩。

Posted on 12月 14th, 2002 by 王佩  |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