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背面

上一篇博文说了不少阿里巴巴的好话,本着平衡报道的原则,这一篇说说阿里巴巴的另一面。

阿里巴巴的增长模式是销售驱动,采取的是一次性掠夺开采客户资源的方式。这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它打的招牌就是让采购商和供应商能够互相遇到,但是一旦双方建立了紧密合作之后,就不需要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了。基于此,阿里巴巴必须吸引足够多的付费客户,并且尽可能少地承担责任,所以为自己设定了很多免责条款,这与保护客户利益在本质上是矛盾的。阿里巴巴客服小姐的声音再甜美,态度再友善,也无法改变这个矛盾。

阿里巴巴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政府高官走得太近。马云不但在杭州平趟,北京的关系也很硬。不信试问衮衮诸君,最近看到过阿里巴巴的负面报道吗?那是因为阿里巴巴作为一个标杆和旗帜,已经得到了豁免与保护。今年,杭州的一个小区居民投诉居民路里开了很多淘宝店,每天货物搬进搬出扰民,这个报道最终被压了下来。相反,淘宝作为促进就业的典型,还得到了鼓励与表扬。不过无数企业家的翻船证明,在中国与官员绑在一起,虽然能获得一时的兴盛,但也有可能带来未知的祸福。

堡垒都是内部攻破的,阿里巴巴最重要的问题,可能还是出在内部。阿里巴巴有一套严格的考核体制,其中以价值观的考核最具特色,它几乎成了阿里巴巴信仰大厦的基础。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从匿名消息源得知,阿里巴巴内部为了考核虚造流量、应付上层的现象绝不是孤例。当一套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口是心非、大家都做表面工程的时候,这个体制的衰败就开始了。

总之,阿里巴巴要想成为健硕的一流大公司,如果说建102年的公司的目标是认真的,那么就应该从内部进行改造,切实把客户放到第一位,而不是把他们放到案板上,再用菜刀剁成肉馅,接到投诉,还说跟我张屠夫无关,你去找张小泉算账去。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